中国企业走出去
2011-11-13 03:24:32

  从产品输出升级到资本输出,需要一个过程。这就像人类学会走路一样,刚站立时会害怕,缺乏安全感,总想扶着点什么东西。但这个过程又是必须经历的。不学会走路,永远也赶不上别人的速度。
 
    中国经济发展至今,无论是官方、学者还是企业,都明白“走出去”是一种必然。眼下 的问题是,怎么走?
    学会走路,有一个窍门,就是在熟悉的环境下学习。中国企业最熟悉的环境莫过于经济开发区,从南至北,从东至西,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经济开发区。实践证明,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集结资源,减少成本,发挥集群效应。

    如果能在“走出去”时也创造这种模式,无疑对企业来讲是一种刺激。首先,在境外创立开发区,可以抱团的方式走出去,资金和风险都得到分散;其次,在开发区内建立规范的物流、办公、生产线,企业的投资见效快;第三,没有离开国内熟悉的模式,企业操作起来方便踏实。

    其实,最重要的一点就是,可以减少贸易摩擦。中国的制造业,如服装、鞋、家电、自行车、玩具……无不经过痛苦的贸易纠纷。如果能以较低的成本,规避贸易摩擦,对外向型企业来讲,何乐而不为呢?

    以鞋类为例,中国鞋出口最大的市场是欧盟,最大的麻烦也是欧盟。反倾销的官司,让中国鞋企打也不是,不打也不是。打吧,意味着巨额诉讼费,况且要花费宝贵的时间。不打吧,意味着认输,放弃这块最大的市场。

    进入欧洲本地建厂,是最佳的途径,尤其是在东欧。一方面,东欧建厂的成本较低,另一方面,可以自由进入西欧。所以,在俄罗斯和波兰等国家建立国际经贸合作区,是中国企业综合成本最低的一条路。

    当然,“走出去”并非都是成功的,其中也有失败。究其原因,可能有以下几点:

    第一,市场需求的复杂性。在欧美发达国家,各种商品普及率较高,顾客消费心理较为成熟,更加讲究品位、品牌等“软功能”,对中国这样一个后发国家的原创品牌,不易产生持续的信任。要占领发达国家市场,需要付出巨大的营销代价。像日本丰田、索尼,韩国的三星、现代这样的跨国集团,刚刚进入欧美市场时,也是“低质低价”的代名词,经过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的努力,才赢得市场认可。在发展中国家,由于传统文化、消费心理和购买能力各有不同,整齐划一的“大路货”难受欢迎,需要针对当地市场设计出更加适合的产品,市场开拓十分不易。

    第二,商业环境的差异性。发达国家市场规则较为健全,在环境保护、劳工标准、社会责任等方面有着严格的标准或不成文的惯例。我国真正发展市场经济不过二十多年,各项市场规则尚在完善之中,相应地,国内企业也缺乏对商业规范的了解和执行能力,一旦进入国外市场,容易产生因误解而违法的情况。另一方面,中、西方工作和生活传统存在巨大的差异性,中方管理高层能否成功融合西方企业文化,包容企业员工,是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。

    第三,企业实力上的悬殊。在国内,拥有几百亿元的资产与营业收入就可算是大企业了,但与一些动辄资产数百亿美元的跨国巨头相比,仍然相差不少,而在技术积累、营销策略、公司治理等方面,也显得实力不足。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,很多跨国巨头也在许多国家实现本地化生产,而且品牌号召力很强,市场竞争十分激烈。国内的名牌企业走向国际后,一切都要从头做起,容易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危机。如果国内企业不顾自身实力,盲目走向国际市场,分散宝贵的企业资源,国际市场没有抢到,国内市场份额也被抢去不少,“走出去”可能反而成了企业衰落的导火索。

    “走出去”本身并没有错,关键是要审时度势,慎重决策。选择更稳妥的方式、更有效的途径,则是企业必须认真考量的因素。

分享到QQ空间
分享到: 
上一篇杨皮匠品牌荣获“四川省著名商标” 下一篇3.15活动参展  现场咨询火爆